瑞文文摘

【教育文章】汽车耗油量问题



标签:教案,教学设计,反思,教学反思

汽车耗油量问题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0、21页。
教学目标:
1. 经历从汽车里程表、油表上获取信息,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
2.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和汽车耗油有关的实际问题。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和汽车耗油有关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调查汽油的价格、各种汽车油箱的容量。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交流课前调查情况。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结果的机会。,
师:同学们,课前大家分别调查了汽油的价格和小汽车油箱的容量。谁来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情况?
生:90号:元/升。
93号:元/升。
97号:元/升。
交流课前调查情况,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自然引出 汽车耗油量问题 。
设计意图:交流课前调查情况,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自然引出 汽车耗油量问题 。
2.教师谈话说明中途加油问题的现实现象,让学生看书,了解课本中的内容。
师:大家都知道,汽油是汽车的粮食。汽车没有了汽油,就不能行驶了。当人们开车外出时,首先要把油箱加满。但是,由于油箱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当路程较远时,中途还需要加油。我们教材上就有一个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0页,自己读一读书上的内容。
学生读书。
设计意图:给足学生独立看书的时间,培养学生读书,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交流学生从书中了解到的信息,重点了解汽车出发时和到加油站时,油表、里程表的指针各指在什么刻度上,各表示什么。
师:从书中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我看到了王叔叔在加油,知道了王叔叔离目的地还有150千米。
我看到了93号油的价钱是5.92元。
我看到了汽车上的油表,知道出发时油表上指针指50,加油时指针指15。
(设计意图:了解问题情况中的信息,读懂表中的数据表示的意思,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解决问题
1.先讨论怎样求汽车行驶了多少千米?耗了多少升油?再让学生自己计算第⑴题。
师:根据汽油表、里程表中的数据,算出王叔叔从出发到加油站行驶了多少千米,消耗了多少汽油?谁来说一说?
生1:要算这辆汽车从出发到加油行的路程就用到加油时里程表上的数据减去出发时的数据。
生2:要算这辆汽车从出发到加油站一共耗了多少油,就用出发时油表上的数据减到加油站时的数据。
师:很好!那你们能计算出这辆汽车的平均耗油量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说,教师板书。
50-15=35(升)
3574-3224=350(千米)
35÷350=0.1(升)
师:计算出的0.1是什么?
生:汽车行每千米耗油0.1升。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利于解决问题。)
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然后介绍汽车耗油量用 升/100千米 为单位,师生共同完成计算。
师:老师告诉你们,由于汽车的速度很快,在汽车行业,耗油量都是以100千米来算,也就是按每行100千米耗多少升油算。
板书:升/100千米。
师:算算,王叔叔这辆汽车的平均耗油量是多少呢?
生:10升。
师:怎么算出来的?
生:0.1×100=10。
教师所以板书:
35÷350×100=10(升)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王叔叔汽车的耗油量,那么这辆汽车到目的地还要耗油多少升呢?
学生口答:15升。
(设计意图:分散难点,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也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汽车耗油量。)
3.提出问题〔2〕,学生口算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然后让学生看书,了解教材中的两种方法。
师:怎么这么快就算出来了?
生:知道王叔叔离目的地还有150千米,又算出来汽车每100千米耗油10升,也就是10千米耗油1升,所以,150千米就耗油15升。
师:真聪明,用这么简单的方法就解决了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课本上还介绍了两种方法,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1页,自己看一看。
学生读书,然后重点说一说列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设计意图:先用最简的方法解决问题,保证解题方法的优化,再了解其他方法,保证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
4.提出问题〔3〕。让学生先弄明白 往返 是什么意思,再按教材上的价格尝试计算往返一次要花的汽油钱。最后,按现实的油价再算一次。
师:刚才,同学们帮助王叔叔解决了到达目的地还要耗多少升油的问题,还了解了多种解题方法。下面看第⑶题。
指名读题。
师:谁知道 往返 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去和回。
师:对! 往返 就是一去一回。谁知道像王叔叔这样的小汽车一般用多少号汽油?
生:93号汽油。
学生说不出,教师介绍。
师:好。现在,就请大家按教材上汽油的价格算一算。
学生算完后交流。
可能出现两种算法:
⑴直接算用了多少油,再乘油价。
(35+15)×2=100(升)
5.92×100=592(元)
⑵先算往返一共多少千米,再算需要的油,最后算需要的钱。
(350+150)×2=1000(千米)
1000÷100×10=100(升)
5.92×100=592(元)
师:我们课前调查了现在的油价,按现在93号汽油的价钱算一算,要花多少钱?
学生算完后交流。
(设计意图:先按教材价格计算,再按现实价格计算,一方面增加计算练习的机会,也使学生体验事物的变化。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快乐。)
5.提出问题⑷。让学生仔细读题,弄明白 如果现在加满油箱,到旅游结束前 的含义,再解决问题。
师:王叔叔还有一个问题,请看第⑷题,自己读一读。
师:谁知道 现在加满油箱,在旅游结束前,汽车还要加油吗? 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现在加满油,到旅游完回家前,还要不要加油。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机会,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6.交流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结果。
师:请同学们算一算,同学可以相互讨论。
学生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样算的?
生:要想知道回家前还要不要加油,首先要知道汽车还要行驶多少千米。因为从加油站到目的地还有150千米,全程是500千米,所以王叔叔到旅游结束回到家,还要行驶650千米。按每100千米耗油10升计算,还需要65升油。现在油箱加满了是60升,所以,在旅游结束前,汽车还要加油。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是否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否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三、课外延伸
教师谈话,鼓励学生将课后调查,记录并解决数学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和汽车耗油有关的问题,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和汽车有关的实际问题。如:石家庄到北京大概有280千米,开汽车去北京,不同的车需要多少小时,耗油多少升等等。课后,请同学们自己作一下实际调查,记录并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反思:
1、由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
由生活情境中引发的问题是学生自己想探究的问题,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景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运用数学知识能较好的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2、重新组织教材整体把握知识
把正反比例的意义安排在同一节课内对比着教学,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便于学生整体把握这部分知识,收到较好的效果。
3、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所在。课堂上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相互补充的气氛,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上一篇:开学典礼通讯稿

下一篇:为什么陕西“手表哥”杨达才,能够被11块名表所压而巍然不动



瑞文软件工作室 版权所有 [冀ICP备17033643号]
[联系我们][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