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文文摘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音乐课教学的创新



标签:小学,校本教研,音乐

【摘要】: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课堂已经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所以音乐教师对网络信息技术必须掌握操作运用,要具备网络教学能力,科技的发展也必将使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操作简单快捷。教师音乐教学问题的设计要具备可持续性发展,不再追求唯有答案,要考虑到学生多种学习方式,要留有余地使学生自主实践。引导帮助学生不断探索音乐艺术。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传统的教学模式 新规律新教法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一种教学形式,他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感悟、准确的表达音乐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被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的变化。《新课标》中提到“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 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努力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着它强有力的、积极的作用,优化着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
一、多媒体手段优化音乐教学的实践。
(一)利用多媒体录像剪接技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作品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
欣赏音乐有必要了解其创作背景。“听觉的咀嚼能给人以一种空间思维的扩展想象,对音乐背景了解能给人一种实地状况的追忆,进而触动情感。在音乐的流动中运用全身的器官参与运动,在音乐旋律中抓住节奏的运动与旋律的跳动,来感受音乐旋律的表现力和美感。”然而很多经典的作品由于时代久远,很难引起现代观念强烈的学生的共鸣。例如,欣赏《川江船夫号子》。此歌曲是千百年来川江的船夫在不断与川江水搏战而产生的,歌曲节奏变化明显,随着劳动环境的改变,他们的曲调相应地时而抒情悠扬,时而紧张激烈的变化,表现了劳动人民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乐观精神,还有高度的智慧。由于本地的公路交通相当发达,学生的生活环境优越、生活经验少,他们难以想象川江的船夫是怎样拼着性命与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的,想象不到体会便不够深入,加上这首曲子又是用地方方言唱的,学生听不懂会影响欣赏的兴趣和效果。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利用多媒体技术,我让同学们亲眼见到、真实感受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与创造。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当同学们看到矗立在江边的布满深深纤痕的巨石时,他们了解到它是千百年来船夫与川江进行了无数次的战斗而形成的痕迹时,有谁不为这奇迹而惊叹?当同学们看到水流湍急的险滩、川江船夫与惊涛骇浪进行着惊心动魄的搏战的真实情景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会轰然的震动:原来蜀道真的那么难行!生活那么艰辛!劳动人民的力量这么伟大!这样同学们通过亲耳所闻、亲眼所见,思想深深地受到教育,对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理解明白了,对歌曲的欣赏兴趣骤增,同学们边听着《川江船夫号子》边联想着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战的情境,感受着那股无畏无惧的无穷力量!有的同学不禁配合着歌曲的节拍和情绪作划船的动作,此刻他们的全部身心正欣然体验着与艰难险阻奋力作战的激情。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把有关的音乐知识、音响资料、音乐背景资料等统畴安排互为贯穿,节省了板书、换磁带、倒带、搜索等时间,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大大增加。由于教师备课内容相应增加,准备更充分、构思更加精密,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的优点,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感受音乐,了解音乐,学习音乐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教师的创作激情实现成功的教学。
多媒体教学,为教师实现教学理想提供了自由的天空,激发了教师高度的创作热情。多媒体功能使教师的教学信息渠道大增,很多不同渠道找到的资料通过多媒体的剪辑成为课堂上有用的教学资源,这样教师的教学空间大增,教学思路被激活,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会体会到自己就是一位设计师、导演、监制。教师用艺术的触角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去选材,利用多媒体手段对材料进行艺术加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去进行教学设计,设想相应的教学效果等,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例如,颂歌是赞颂党、国家、领导人、祖国河山或美好事物的歌曲。建国几十年来我国在党的领导下,发展相当快,变化相当大,在此期间产生了大量的颂歌表达人民热爱党、国家、领导人的感情。然而,此类歌曲由于时代或色彩的原因,同学们大都不喜欢听。利用多媒体技术,我精心设计了一节《颂歌》专题音乐欣赏课,收到理想的效果。
1、挑选富有代表性的歌曲。便于颂歌知识的讲解,所选歌曲具有不同演唱形式、不同的体裁形式、不同的创作时期。《祖国颂》、《歌唱祖国》、《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分别是我国建国初期、发展初期及改革开放时期的流行颂歌,极具代表性。
2、精心制作音乐背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歌曲情感,了解我国颂歌的创作发展历程,每首颂歌都选取了一些特定的历史背景:《开国大典》、《建国初期特写》、《知识分子回国支援建设》、《1978年改革开放的盛况》、《1979年开设经济特区的盛况》。
3、精心制作课件。把歌曲、音乐背景、音乐知识制成课件,把有关的音乐知识制作成幻灯片,恰当穿插渗透在歌曲欣赏之间。
4、发挥多媒体的音画功能。让历史事实感动学生,让音乐情感触动学生,使学生激情万丈、感受深刻。欣赏《歌唱祖国》、《祖国颂》前,当同学们看到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能够感觉到同学们因激动而心跳加速,因气氛庄严神圣而屏息呼吸。播放《建国初期特写》、《知识分子回国支援建设》等历史片段,看到全国上下以高度热情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建设新中国的壮观场面并取得喜人成果时同学们的心感动了。欣赏《歌唱祖国》、《祖国颂》时同学们都激情高涨,歌曲炽热深情的爱国情怀使学用产生了共鸣。此时,把颂歌的音乐知识引入,让学生讨论学习,事半功倍。接着欣赏《春天的故事》时,同学们看到改革开放带来了勃勃生机,社会面貌轰然巨变,现代化城市跃现眼前时,心情无比激动,此刻他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也理解了歌中对邓小平同志的真情赞颂。下课了,原来的设想是让同学们听着《走进新时代》步出教室的,结果,同学们留在课室不愿离开,或者是优美的歌声使他们不愿离去,但我觉得,歌曲唱出了他们此刻的心情:他们对祖国的未来充满着希望!他们对建设未来的祖国充满着信心!他们要从歌声中体验这种幸福!
(四)多媒体手段在音乐教学各方面的广泛运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极大地优化音乐教学效果,在音乐教学的各领域都可采用。如在器乐欣赏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介绍各种的乐器及选听、复听其中的乐器片断,利用多媒体清晰的图视及良好的音响效果,使用简捷的特点提高教学质量。又如有些舞曲的欣赏,可以让同学们先观看一些舞蹈片断,然后再欣赏舞曲,同学们对音乐便会增强想象力,加深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与理解,这样既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又提高音乐欣赏能力。还有利用多媒体进行唱歌教学、歌谱教学,把要教的曲目扫描上去用大屏幕打出来,让同学们都看着屏幕歌唱,这样便 于 老师指挥,有时候遇到唱不好的地方可以马上指出来,统一纠正。老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经验把学生容易唱错的地方特别制作,引起学生的注意,还有把歌曲制作成卡拉,让同学们跟着音乐伴奏学唱歌。这样很能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在其他方面如乐器教学、音乐创作教学、还有就是音乐知识教学等也效果明显。
二、多媒体手段优化音乐教学的肯定――新课程推广多媒体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编教材根据教学内容配备了配套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它制作精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版图制作精妙,使用方便,有力地推动了音乐教学的现代化步伐,充分肯定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优化音乐教学的作用。如我校用的人教版教材的多媒体设计就非常好,在歌曲教学方面设计有范唱、有原唱、有卡拉OK伴奏、有歌曲分析、有歌谱歌词、还有精美的动感的音乐背景画面,老师可根据需要点击鼠标即可。器乐曲欣赏方面设计有不同板式的器乐演奏、有乐曲分析作品介绍、有优美背景画面等,让同学们在对比中听辨音色,在听赏中联想。只要老师按一下鼠标,美妙的音乐即可送入耳中,音乐知识也一目了然。另外,键盘的学习图示非常清晰明了,示范性强。
音乐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化的进程越来越快了,处于改革当前的音乐教师,理应自觉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尽管新课程配套教材为教师实现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方便之门,只要学校设备齐备便可使用,但是我们要有敢于创新的精神,不能拘泥于教学光盘限制,我们应自觉学习电脑知识,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创新精神独立制作课件,为实现成功的音乐教学创造更广阔的空间,把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将会越来越多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展开了广阔的天地,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教师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上一篇:发挥小学图书馆职能,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下一篇:《乡下人家》教育反思



瑞文软件工作室 版权所有 [冀ICP备17033643号]
[联系我们][访问电脑版]